第十二届社会人节日“书读社会”第一期:生活抉择中的心理学

发布时间:2019-11-15浏览次数:843

20131115日(周五)晚18:30,由必赢bwin线路检测网站团委学生会主办的书读社会第一期:《生活抉择中的心理学》在文科楼1004拉开帷幕。

书读社会第一期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,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有趣的微型沙龙:生活抉择中的心理学。本次活动一共有9位学生参加,这几位同学在活动之前已经对《怪诞心理学》和《思维,快与慢》两本心理学专著进行了研读,写下了自己独到的感想和见解,并提出了许多很深刻的问题。

沙龙伊始,张教授以教室里投影仪和电脑的摆设会影响与会人员体验为例,将其隐藏的工程心理学作为引子,将同学们的关注点集中到在生活中处处隐藏的心理学,并指出心理学的过程和结果是随处可见的。接着讨论正式开始,张教授首先解答了社科一班的郭菁同学的问题:以在电影院买爆米花为例,隐形广告给消费者带来购买爆米花的潜意识暗示,那么主观抗拒能否抵抗这种潜意识?还有潜意识的由来?针对这两个问题,张教授指出,人的潜意识的确是来自于本能,但不全自于本能。这需要具体到个人,个人的潜意识的产生以及内容是不尽相同的。而用主观抗拒潜意识的说法并不准确,因为潜意识是无法被人意识到的。

郭菁同学又提出了能否形成集体的意识的疑问,张教授对此列举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理论。比如中国人的集体意识,三个自信:理论、道路、制度,口号恰恰映自信的缺乏。由于历史的原因,中国从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就一直存在着一种民族自卑,因为一下子由一个泱泱大国突然变为一个受人欺凌的对象,这种心理落差是导致这种民族自卑感的根源。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用投票,因为中国人总是倾向于走向国外,他们更相信外国,觉得自身低劣。潜意识下,民族内在的屈辱感,导致了中国始终未得到真正的成功。敢于存疑,打破权威的第一步。接着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自贬、自嘲是一种自我保护。这一看法得到了在场同学还有张教授的一致认可。